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铜器
平王东迁,中国进入了诸侯争霸,列国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。这个时期,青铜器中王室铸器大为减少,各诸侯国铜器大量增加,呈现了风格差异的地方性,商周时期以礼器为代表的铜器逐渐向现实使用的生活用铜器,工具。兵器演变。出现了不少新铜器品种。在铜器上鎏金,嵌银刻线的工艺也复杂花了。失蜡铸造等新工艺也想继出现普及。在南方以楚国为中心的地区流行铜器铭文为鸟籇书体。这种美术体的使用给秦金文注入了新的艺术活力。春秋战国的青铜器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艺术局面。
秦公簋 春秋时器铜器
公众1923年甘肃天水出土,铜器高19.8厘米、口径18.5米.重五公斤。上有圆捉手。口微敛.两兽状耳、盖及腹上部饰蟠螭纹,下腹部饰瓦纹,盖内铭文54字.铜器内铭文51字.大意是秦自立国于今历经十二位国君。今王继承先祖功业。永保四方疆土.万民百姓。铭文字体近石鼓文.是同一风格书体。铭文印模铸成,为青铜器中绝无仅有。
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青铜器
公元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,共64件,其中钮钟19件.
